2025年6月18日,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制定发布了《无堂食外卖经营服务规范》团体标准(编号:T/CQCY 002—2025),该标准将于7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全国首个聚焦无堂食外卖全链条服务的团体标准,旨在进一步规范无堂食外卖经营服务行为,提升外卖食品安全水平,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以下是该标准的部分具体内容:1. 规范行业术语:明确了无堂食外卖、食安封签等关键术语的定义。2. 界定准入门槛:无堂食外卖商户须具备食品经营许可、明厨亮灶等基础资质,并建立数字化食安追溯系统。其中,应在网络餐饮服务平台展示证照信息,线上展示证照信息应真实、有效、清晰,上传证照图片清晰度宜≥300dpi。3. 明确经营场所要求:商家应具备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加工场所,且场所布局应合理,视频设施能上网公示食品加工过程。外卖取餐区应与食品操作区有效分离,以防止交叉污染,同时设置明显标识。4. 规范食品加工制作:商家需严格落实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制度,确保原料来源可追溯、质量安全可靠。在加工过程中,应遵循生熟分开、烧熟煮透等基本原则,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外卖包装上应清晰标注食品名称、规格、加工制作时间以及商家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必要信息。宜标注保质期、储存条件、食用方法等信息。应使用食安封签或其他形式的密封外卖包装进行封口,确保食品在配送过程中的完整性。食安封签或其他形式的密封应在开启后无法恢复原状。5. 强化经营者责任:无堂食外卖经营者应公示相关证照信息等,并将食品加工过程实时展示给消费者,接受社会监督。6. 关注外卖配送环节:加强送餐人员食品安全培训和管理,配送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确保食品不受污染,配送时间应合理控制,保障食品的温度和品质。7. 明确网络餐饮服务平台职责:应严格审查登记经营者的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保证食品经营许可证载明的经营场所等许可信息真实,配合监管部门数字化监管数据需求,提供平台数据对接技术支持。重庆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大对《规范》的宣贯力度,组织开展培训推广活动,引导无堂食外卖商家自觉遵守标准要求,提升经营服务水平。同时,还将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确保《规范》落地见效,切实维护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