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0日,国家医保局和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出16条措施助力创新药加速进入医院,让患者更快用上创新药。相关政策内容及各地实践情况如下:政策内容: 完善入院通道:鼓励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于药品目录更新公布后3个月内召开药事会,根据需要及时调整药品配备或设立临时采购“绿色通道”。医疗机构不得以用药目录数量、药占比等为由影响创新药配备使用,医保目录内谈判药品和商保创新药目录内药品可不受“一品两规”限制。 优化支付方式:对合理使用医保目录内创新药的病例,不适合按病种标准支付的,支持医疗机构自主申报特例单议。商保创新药目录药品不计入基本医保自费率指标和集采中选可替代品种监测范围,符合条件的商业健康保险保障范围内的创新药应用病例可不纳入按病种付费范围,经审核评议程序后支付。 增设商保目录: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在保障能力上与基本医保进一步衔接和协同,探索推动基本医保和商业健康保险同步结算。各地实践: 上海:上海市卫健委要求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创新药整个进院流程,国谈药在临床使用过程中,费用不纳入当年医保额度,前三年最高用量的金额纳入将来医保基数,消除医院对药占比等问题的顾虑。 北京:通过绿色通道方式为创新药品实现快速挂网,2025年已有51个创新药品通过绿色通道在北京市药品阳光采购平台快速挂网。目前北京有100多家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已加入国谈药“双通道”试点范围,2024年为创新医药单独支付了45亿元。这些政策和实践举措有效缩短了创新药从研发到临床应用的时间,提升了创新药的可及性,让患者能够更快地受益于创新药治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