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位女首相能否打破“短命首相”魔咒?
高市早苗的拜相之路充满波折,而她的执政之路可能更加艰险。
当地时间10月21日,日本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在日本国会首相指名选举中胜出,成为日本第104任首相,创造了历史——她是日本首位女性首相。
高市早苗的当选得益于快速和维新会达成联盟,这也宣告着执政党自民党与公明党持续了26年的执政联盟破裂。
在经历政治联盟破裂、激烈政治博弈后,高市早苗最终险中取胜。但分析人士指出,这位新任女首相的执政之路依然布满荆棘。
01 曲折拜相
高市早苗的拜相之路一波三折,充满变数。10月4日当选自民党总裁后,她距离首相之位原本仅差首相指名选举最后一道关口。
然而,情况在10月10日发生突变。公明党因高市早苗的极右翼立场及对自民党高层人事安排不满,宣布退出执政联盟,长达26年的自公联盟宣告破裂。
公明党党首齐藤铁夫明确表示,绝不可能在选票上写下了高市早苗的名字。一夜之间,原本被视为“走过场”的首相指名选举,演变为激烈的竞争。
为争取支持,高市早苗迅速转向日本维新会,双方于20日签署联合执政协议。这一快速结盟举动为她奠定了胜局。
在21日的首相指名选举中,高市在众议院首轮投票即以237票过半获胜,而在参议院则经第二轮投票胜出,最终当选日本首相。
02 右翼色彩
高市早苗以其鲜明的右翼保守立场著称。她与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关系密切,政策理念相近,因此被日本媒体称作“女版安倍”。
在安全保障领域,高市主张彻底颠覆和平宪法,要求赋予自卫队更大权限。她公开主张修改日本和平宪法第九条,企图让日本重新获得宣战权。
高市还主张将防卫预算大幅增加至GDP的2%,发展导弹防御、太空与AI作战技术。这些主张与传统的“纯粹防御”立场相去甚远。
高市曾多次以内阁大臣的身份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为争取更多选民支持,高市在当选自民党总裁后放弃了惯例的靖国神社参拜,被视为一种克制的表现。
03 执政挑战
高市早苗虽然成功当选首相,但政权内已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
自民党与维新会的联合执政面临“双少数”困境——在众参两院均未过半,导致重大政策难以顺利推进。
两党合作存在不确定性。维新会以“阁外合作”方式参与执政,不派成员进入内阁,这为维新会保留了可“随时抽身而退”的空间。
政策分歧也是潜在风险。维新会提出的“削减国会议员一成议席”被列为政策重点,而自民党内部对此有反对声音。
高市在当选自民党总裁后没能维持住自公联盟,导致党内批评声此起彼伏。此次败下阵来小泉进次郎和林芳正等人也是虎视眈眈。
04 经济政策
高市早苗提出以“高市经济学”为核心的扩张政策,主张减税与积极财政并行,延续安倍经济学的三支箭——货币宽松、财政刺激与结构改革。
为争取维新会支持,自民党已同意考虑其部分政策提议,包括研究实施为期两年的食品消费税减免。
高市承诺通过激进的政府支出刺激经济,但这可能加重日本政府的债务负担。
市场对高市的经济政策反应积极。日本股市周二延续涨势并再创历史新高,因投资者押注由高市早苗领导的新政府将维持扩张性财政政策并保持低利率。
05 外交前景
高市早苗缺乏首脑外交经验,而她在外交政策上的强硬保守立场可能加剧外交摩擦。
高市将日美同盟视为日本安全基石,支持强化与美国的军事一体化,甚至支持“核共享”。这种倾向会让日本进一步绑在美国战略车轮上。
对华政策上,高市立场强硬。她强调台海和平稳定对日本至关重要,这在地区安全事务上可能做出更激进判断。
高市上任后很快将迎来美国总统特朗普计划访日、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等外交日程,这将是对其政治能力、外交手腕的首场大考。
分析人士指出,日本可能进入一个政局不稳、多党竞争的 “多党化时代” 。佳能全球战略研究所理事宫家邦彦撰文称,日本或许正在滑向“碎片化和无效政治”。
高市早苗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她作为人生目标的政治家是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但显而易见的是,她的执政之路面临诸多艰难险阻。
从联合执政协议和内阁要职人选看,高市政府存在明显右倾化倾向。由于自维两党尚有分歧,且在国会仍为少数,她未来执政将面临严峻挑战。
|
|